落实目标任务 强化司法责任
倾力打造“法优暖城”营商环境品牌,印发《鄂尔多斯法院“法优暖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举措4.0版》,提出15项具体举措;梳理整合自治区、市委、市政府、上级法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要求部署,制定印发《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优服务 创一流”2023年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整理整改任务90余项;召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会议、迎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工作动员部署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迎评座谈会等,结合审执质效对营商环境工作进行月调度。
2023年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填报工作中,牵头填报的解决商事纠纷指标荣获全区第一的好成绩,市中院被评选为鄂尔多斯市优化营商环境先进集体,两名干警被评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优秀个人称号,市中院报送的两个案例入选2023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建长效机制 做好司法服务
打造区域技术创新司法保护高地,建立全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联席会议制度,签署“呼包鄂乌”框架协议;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推动出台《鄂尔多斯市关于进一步加强诉源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与市司法局联合制定《关于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基础性作用 推进诉源治理的实施意见》;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建立“公安+法院”联动机制,设立24小时快速响应“执行110”模式;稳步推进企业合规改革工作,与市检察院联合会签《关于协同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的座谈会纪要》。
加强司法保障 提升暖城温度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依法审结各类民事案件45522件。坚决落实“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任务,审结建设工程合同、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2143件;审结劳动争议案件1129件,追回劳动报酬1046.2万元,有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审结家事案件3249件,发布人身安全保护令、家庭教育令13份;为困难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332.4万元;办结司法救助案件32件,发放救助资金227.3万元,以“司法初心”换取“群众暖心”。
拓宽多元解纷广度,构建“代表+委员+法院”民商事纠纷化解机制,全市法院已形成集125个调解组织、545名调解员于一体的解纷体系,全年诉前调解成功案件4.1万件,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居全区法院第一。
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办案,实现网上立案、调解、开庭、送达等“一网通办”,在线立案2.3万件,在线调解5.1万件,“区块链”在线核验证据13.2万条,电子送达20.4万人次。市中院创新打造全区首家“12368”诉讼服务热线集约运行模式,提供诉讼咨询、案件查询、联系法官等服务,平均在线时长居全区第一。
巩固破产案件集中管辖优势,由市长担任总召集人的府院联动机制正式建立,办结破产案件41件,案件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0.4年。
兑现胜诉权益 彰显司法效力
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建立“公安+法院”联动机制,设立24小时快速响应“执行110”模式,高质效执结案件31193件,执结率94.1%,执行到位金额373.4亿元。巩固“执源治理”成效,强化立审执衔接,实现97%的诉前调解案件、52%的民事裁判案件当即履行。开展“暖冬惠民”等专项执行行动8次,涉民生案件执结率达97.6%;市中院2023年共执结申请人为企业案件2283件,执行到位67.92亿元,执结被执行人为企业案件1389件,执行到位83.59亿元,解除限制高消费案件165件。
广开言路 升级司法服务
组织召开全市法院“听心声、促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邀请本市多位企业家代表出席参加,了解企业家所思所想所盼,宣讲法院服务市场主体的最新举措;深入开展了入企调研走访工作,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精细化法律服务,实地访问企业需求,交流企业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问题;完成互动式、点单式法律服务463次。
2024年,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张军院长调研内蒙古讲话精神及市委法院工作会议精神,紧扣我市“闯新路、进前列”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12345”高质量发展思路,牢记嘱托、乘势提质、勇毅前行,全力让司法公正贯穿“暖城”向前迈进的每一步、融于“暖城”人民高品质生活的每一天,以审判工作现代化谱写全市法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现代化鄂尔多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