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加载
营商环境总体介绍 无法加载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有关部署要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根本性、战略性、长远性工作任务来抓,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打造更高水平“蒙速办 ·鄂能办”政务服务品牌,进一步打响擦亮“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聚焦“闯新路、进前列”努力以环境之“优”,夯实经济之“稳”推动发展之“进”;聚焦“六个工程”“三个四”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奋力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出新出彩。

  2023年,鄂尔多斯市荣获“2023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城市”和 “2023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被2023年环球趋势案例评选为“年度营商环境优秀案例”。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中,鄂尔多斯市再拔头筹,位列第一,实现了“四连冠”,9个旗区排名均位列自治区前列。2023年,鄂尔多斯经济持续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849.86亿元,同比增长7.0%,人均GDP达到26.58万元。

  一、优化营商环境主要做法

  )建立专职工作机构。鄂尔多斯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率先在全区成立市经济合作服务中心作为抓营商环境的政府直属正处级单位,负责政策研究、综合协调、业务指导、调度考核等工作,切实强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立系统评价体系。2019年以来,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参照上海、深圳、苏州等一流城市典型经验和亮点做法,先后编制优化营商环境4版工作方案,制定推行对标先进500条、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300条、鄂尔多斯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六个工程”2024 年提升行动方案等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深入实施极简审批、极优服务、极准监管、极惠扶持,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建立精准调度平台。在全区率先上线运行“营商环境工作任务调度平台”,将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全部纳入平台数字化、清单式调度,通过平台进行任务催办、审核编辑、数据统计、分析报告、问题汇总,工作进展情况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鄂能办”平台上实时公布,便于经营主体查询、监督并提出改进建议,有效推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质量、效率双提升。

  强化督导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全市“五位一体”考核,执行“月调度约谈,季排名点评,年总结考评”工作机制,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半年工作会等专题会议,市纪委监委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明察暗访,开设全媒体舆论监督栏目《鄂尔多斯聚焦》,实施“现场督查调研+实地业务指导+集中业务培训”效能提升行动,切实强化营商环境的纪律性、严肃性、专业性。

  深化提升机制。以提升经营主体的满意度为切入点,2024年,从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代表等群体中再次公开招募200“营商环境体验官”开展“实景式”“暗访式”“沉浸式”办事服务体验,构建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督办解决、反馈评价”的闭环工作机制,做到办成“一件事”解决“一类事”。

  优化创新机制。聚焦标准迭代、措施迭代、服务迭代,进一步打响擦亮“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推动更多评估指标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主动对标世界银行评价10个主题,学习借鉴江浙沪等先进地区典型经验和亮点做法,制定印发了《鄂尔多斯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助力“六个工程”2024年提升行动方案》,重点开展找差距补短板、对标世行标准、暖城暖企、创新提质和产业发展保障等5大专项提升行动,统筹推进23个重点提升领域100条具体工作举措,着力打造我市营商环境“升级版”。

  二、工作成效

  (一)锚定最优目标,迭代升级举措。鄂尔多斯市时刻围绕“创新突破”,总结梳理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聚焦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现实需求,创新举措不断,以点带面,不断拓展延伸,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和群众的满意度。市自然资源局进一步减少审批时间、优化审批流程,将“招拍挂”方式取得的出让土地首次登记由30个工作日压缩为“即来即办”;鄂托克旗建立“无感续证”运行机制,智能筛选“无感续证”的服务对象,通过服务提示定向推送、申报材料自动共享、数据内部流转等方式,实现线上信息数据和线下帮代办的双向跑腿,企业群众全程无需主动申请、无需提报材料即可完成续证;市中院精准聚焦前端治未病、中端治微病、末端治已病“三个端口”,全面筑牢诉源、诉前、诉中、判后、执源“五道防线”,构建“三端五防线”诉源治理模式,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全周期管理”;市政数局充分发挥代表委员作用,推动代表委员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助力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今年3月,我市12345热线在自治区率先开通了“两代表一委员”履职通道,增加了一条反映社情民意的“快车道”;市发改委以创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为契机,依托数字化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先发优势、集成优势和机制优势,不断拓宽数字化在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场景应用,率先建立了“五码一体”的“多多评·码上生活”智能便民服务平台,全面提供便捷高效智慧的民生服务,同步采集广大市民基本信息、生活轨迹、消费行为、投诉建议等各类民生数据,为数字化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和平台支撑;东胜区在自治区率先设置“材料预审”专区,973个事项纳入综窗统一受理,1071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梳理“无证明”事项171项,提供经营主体开办服务2100次;乌审旗积极对接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发改委、市场监管局,发布全国首个市级共富共享地方标准,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于6月11日正式实施。

  (二)扣紧责任链条,高效推动落实。按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质效”的原则,持续加大工作调度力度,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优化升级调度平台,不断提升工作实效。全面贯彻落实“月调度约谈,季排名点评,年总结考评”工作机制,修订完善考评细则,印发月调度专报4期、季排名专报1期,点对点约谈相关部门、旗区4次;实施“现场督查调研+实地业务指导+集中业务培训”效能提升行动,开展督查调研2次,业务指导9次,业务培训1次,组织全市营商环境业务骨干赴上海、浙江、苏州对标学习培训3次,有效压实各部门、旗区、经济开发区工作责任,拓展提升业务能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三)聚焦经营主体,深化政企联通。一是持续深化拓展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体验官能进能出制度,公开招募第二批200营商环境体验官,开展实景式”“暗访式”“沉浸式办事服务体验活动重点梳理企业共性需求、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推动营商环境工作在实践中提升、在改进中优化做到办成“一件事”解决“一类事”,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截至目前,共收集各类问题建议137条,办结126条,办结率94.03%。二是深入开展“暖城·暖企”专项行动,有效纾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政策兑现、市场拓展、要素保障、融资支持等难点堵点问题,充分激活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今年一季度,市直有关部门开展暖企活动121次,涉及企业5.4万户,解决问题884个;各旗区、经济开发区(园区)开展暖企活动324次,涉及企业655户,解决问题257个。

  (四)强化典型引领,凝聚攻坚力量。一是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15个先进集体(市直指标牵头部门10个、旗区3个、经济开发区<园区>2个)、50名优秀个人进行表彰,落实营商环境专项补助经费、个人奖励资金共615万元,激励和引导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职工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质效,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二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经过经营主体和群众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共评选出优秀案例40个(典型案例13个、创新案例15个、示范案例12个),并在鄂尔多斯营商环境公众号进行发布,切实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在人民网内蒙古频道、中宏网营商环境优在内蒙古开设专栏,多维度提升对外宣传影响力。截至目前,在国家级媒体发布报道43条,自治区级媒体发布报道57条,市级媒体发布报道55条。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下一步,我市聚焦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有感,加快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新篇章,进一步打响擦亮“暖城·五心” 营商环境品牌。

无法加载
无法加载
鄂尔多斯概况 无法加载

  鄂尔多斯(Ordos)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地级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毗邻晋陕宁三省区,辖2区7旗。“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北部黄河冲积平原区、东部丘陵沟壑区、中南部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区,西部坡状高原区。环境气候良好,夏季平均气温21℃,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年好于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323天,优良比例92%。森林覆盖率26.9%,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8个。

    鄂尔多斯资源富集,已探明矿藏50多种,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探明储量2102亿吨,约占全国的1/6、内蒙古的1/2,预测总储量在1万亿吨以上,属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优质煤。天然气探明储量4.9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3。盛产被称为“纤维宝石”和“软黄金”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全市羊绒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的1/3、世界的1/4。高岭土、天然碱、食盐、芒硝、石膏、石灰石、紫砂陶土等资源储量巨大。全市耕地总面积620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68万亩 ;草原总面积9785.2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8739.1万亩。

    鄂尔多斯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域内居住生活着蒙古、汉、满、回、藏、维吾尔、苗、朝鲜、彝、壮等 42 个民族。2019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6.7万人,乡村人口52万人,城镇化率75.1%。全年出生人口2万人,出生率9.7‰ ;死亡人口1.1万人,死亡率5.4‰ ;自然增长率4.4‰。年末户籍人口163.5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万人。

    鄂尔多斯市前身为伊克昭盟,“伊克昭”为蒙古语,意为“大庙”,因清初鄂尔多斯部落六旗第一次会盟于达拉特旗的大庙王爱召而得名。2001年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伊克昭盟,设立地级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市辖东胜区、康巴什区、达拉特旗、准格尔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锦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全市共有51个苏木乡镇,其中43个镇、2个乡、6个苏木 ;共有736个嘎查村,其中 566 个村、170个嘎查 ;共有26个街道办事处、245个城镇社区。

    鄂尔多斯历史文化悠久,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7万年前,古河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萨拉乌苏文化”。从夏商春秋至秦汉唐宋的几千年中,先后有数十个北方部落、民族在这里游牧逐猎,形成了以“鄂尔多斯青铜器”为代表的青铜文化。明朝中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八白室”迁移到鄂尔多斯境内,蒙古族黄金家族也随之进入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文化精髓在鄂尔多斯聚集传承,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蒙元文化。近现代以来,大量晋陕汉人迁入鄂尔多斯地区,与这里的蒙古族一起生活劳作,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鄂尔多斯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交流融合。

    鄂尔多斯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这里既保留有蒙古族的传统习俗,也有蒙、汉民族和睦相处、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交流融合而形成的民俗风情。鄂尔多斯享有歌海舞乡之美誉,鄂尔多斯人喜歌善舞,热情好客,常以敬献哈达、美酒、歌舞等形式接待客人。鄂尔多斯现有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成吉思汗祭典、鄂尔多斯婚礼、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漫瀚调、古如歌、察罕苏力德祭祀。在鄂尔多斯民间还有祭祖、祭火、祭敖包等活动。这些活动,表达着人们纪念祖先、崇拜英雄、敬重大地、崇尚自然的意念和朴实善良、诚信友爱的品格。鄂尔多斯各地每年都举办那达慕、交流会,蒙古族“男儿三艺”(骑马、摔跤、射箭)是那达慕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有集宴饮、歌舞、游戏、竞技于一体的庆典娱乐活动——珠玛宴,也有草原牧人庆贺丰收、祈求草原人畜兴旺的盛会——珠拉格(马奶节)。牧区民居有蒙古包,有手扒肉、奶食品等特色美食 ;农区民居有四合院,有取晋、陕、蒙三地美食之精华制作的多种佳肴。鄂尔多斯民俗多彩、内涵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和谐。

    鄂尔多斯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少数民族地区,共有佛教(包括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5种宗教。信仰藏传佛教的主要是蒙古族,信仰汉传佛教、天主教的主要是汉族,信仰伊斯兰教的主要是回族。

无法加载 电话: 0477—8589783 | 0477—8589774
重新替换图片 蒙公网安备15060302000304
邮箱: tzcj8589774@163.com
蒙ICP备2023001499号-2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市经济合作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